蓝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
此外,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等中亚国家、撒哈拉沙漠周围地区和北极地区,地下水被砷污染的风险可能有所上升。由于民用井备案不完全、检测不充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下水砷含量数据无法被掌握,因此,全球究竟有多少人长期接触含砷饮用水,不得而知。
有人对这种测算方法提出质疑。他们将气候、环境和地质数据与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预测哪些地区的地下水砷浓度最有可能超过10微克/升,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砷可导致皮肤病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甚至诱发癌症。砷还是一种能影响儿童智商的神经毒素。波德戈尔斯基告诉记者,在过去的12年里,他和伯格收集了67个国家、超过20万口水井的近80种研究数据,结合一种名为随机森林的机器学习技术进行预测和计算,绘制出风险地图。
对长期暴露于无机砷的人体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即便饮用水砷浓度符合WHO规定的安全标准10微克/升,也可能无法保障胎儿和婴幼儿健康发育。美国媒体称,学术界已确定了地下水遭到砷污染较为严重的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墨西哥、阿根廷、孟加拉、越南等。聚焦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类污染源,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2020年是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甘肃省将坚持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聚焦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类污染源,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
稳步推进重点治理工程建设,推动刘家峡库区、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泾河葫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马莲河流域、蒲河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黄河白银段及祖厉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武威市石羊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完成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完善散煤集中配送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销售和使用劣质煤行为。组织渭河、泾河、葫芦河、马莲河、祖厉河等污染负荷较重、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的黄河支流流域,制定实施流域控源减污达标整治方案,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考核水质目标任务。
实施生态增容减污,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强化城市扬尘污染管控,严格落实施工场地六个百分之百抑尘措施,加大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力度。
深入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等燃煤设施实现清零。据介绍,2019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入手,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核与辐射安全保障有效,环境风险态势保持稳定,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聚焦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类污染源,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2020年是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甘肃省将坚持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聚焦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类污染源,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会同自然资源部门严把建设用地环境准入关口,督促地块责任者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全面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等工作,全面完成十三五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目标任务。稳步推进重点治理工程建设,推动刘家峡库区、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泾河葫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马莲河流域、蒲河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黄河白银段及祖厉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武威市石羊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完善散煤集中配送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销售和使用劣质煤行为。对受污染耕地,采取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治理修复等多种措施,确保年底前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左右。
完成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完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
推进落实用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加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推动安检、环检、综检三检合一,形成天地车人一体化的监控监管体系。组织渭河、泾河、葫芦河、马莲河、祖厉河等污染负荷较重、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的黄河支流流域,制定实施流域控源减污达标整治方案,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考核水质目标任务。
建成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持续开展涉镉污染源排查整治,积极推进34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实施,推动解决历史遗留土壤污染隐患问题,不断改善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年底前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左右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甘肃省将确保如期打赢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扬尘污染综合防治。积极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改造,计划全面完成100万户改造任务。定期发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6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0年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9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以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有关情况。
加快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黄河上游及洮河、大夏河等支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2020年,甘肃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方面将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和超标水体整治,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为重点,加强黄河上游、具备饮水功能的重点湖库及洮河、大夏河等支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良好水体生态环境安全评估。
实施生态增容减污,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扎实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深度治理
加强农用地、污染地块、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污染物的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计划明确,根据《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要求,2020年底前,内江市将完成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
对产出的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需要实施修复的耕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要制定修复方案并实施。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机制,统筹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在推进过程中,内江市将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确保土壤污染防治任务、措施落地。
继续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020年,三品一标农产品有效用标285个,省级森林食品基地4个。对工作推动不力、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县(市、区),采取预警提示、限期整改、区域限批、行政约谈等措施,严肃追究责任。
6月1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内江市从9个大类36条具体工作,明确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据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计划涉及7个县(市、区)和19个市级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
实施计划指出,2020年全市将完成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建设、严格落实规划标准政策、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未污染土地保护、实施污染源综合整治、推进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强力推进土壤污染修复、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等涵盖9个大类的36条具体工作措施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据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计划涉及7个县(市、区)和19个市级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对产出的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需要实施修复的耕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要制定修复方案并实施。对工作推动不力、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县(市、区),采取预警提示、限期整改、区域限批、行政约谈等措施,严肃追究责任。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机制,统筹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
加强农用地、污染地块、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污染物的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继续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020年,三品一标农产品有效用标285个,省级森林食品基地4个。
实施计划指出,2020年全市将完成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建设、严格落实规划标准政策、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未污染土地保护、实施污染源综合整治、推进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强力推进土壤污染修复、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等涵盖9个大类的36条具体工作措施。6月1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内江市从9个大类36条具体工作,明确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任务。
在推进过程中,内江市将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确保土壤污染防治任务、措施落地。实施计划明确,根据《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要求,2020年底前,内江市将完成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